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21期
编号:12864890
踝关节屈曲角度影响下胫腓固定效果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1期
     对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李全辉等[1]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综述,目前普遍认为手术治疗是治疗损伤的良好方法,但是具体治疗方法仍有一定的争议。距骨上方的关节面呈马鞍形,前宽后窄,踝关节背屈的时候前方较宽的部分进入踝关节,距骨相对比较稳定,当踝关节跖屈的时候,距骨较窄的部分进入踝关节,则距骨相对比较稳定。为了防止踝关节跖屈的位置下固定下胫腓影响踝关节的背屈,许多教科书都指出下胫腓固定应该在踝关节背屈的状态下进行[2-3]。术者们担心如果不这样固定,会引起踝穴缩窄,由于跖屈时距骨较窄的后半部分位于踝穴,下胫腓之间会过度压缩,当踝关节背屈的时候较宽的距骨前方无法进入踝关节而影响踝关节的背屈。目前大多数的学者还是认为踝关节背屈或中立位时固定下胫腓是比较合理的[4]。

    但是,这一类结论是在尸体标本的研究中所获得的,这种结论的临床关联性是不明确的,更有意思的是,所有的下胫腓固定或融合的患者,通常不会导致踝关节的背屈角度的丢失[5]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40 字符